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保险科技十年 | 西南财经大学完颜瑞云:保险学科教育应迎头赶上科技步伐

近年来,全球保险数字化进程呈加速态势,科技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面对新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应当如何迎头赶上,以适配并全面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浪财经《保险科技十年》本期对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完颜瑞云。


(资料图片)

中国的保险学科教育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几大财经类院校受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委托开始培养保险专业学生,旨在为保险行业输送高水平干部。彼时很长一段时间,高校开展保险教育一般都遵从西方国家的保险学科设置,保险相关的教材多依赖英文翻译。此后,国内保险学者开始编著《保险学》、《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为代表的一批保险教材,开始系统全面的推动保险专业学科教育,为保险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学生。然而,在这种传统培养方式下,保险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明显感觉到“学到的知识都用不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保险科技元年的到来。

近十年来,保险科技教育领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近年来,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保险科技教育领域始终跟不上保险行业的发展步伐。

2013年,互联网保险横空出世,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彻底改变了保险市场的经营模式,在助推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倒逼保险教育紧跟时代,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开设互联网保险课程。到了2017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正式给出保险科技的定义,在此之前互联网保险和保险科技的概念还混为一谈,第二年开始,《保险科技》相关的著作逐渐开始出现。此后,各大高校开始给保险专业学生开设“保险科技”课程,甚至有的学校开始考虑设置保险科技专业,为保险行业输送了第一批具有“保险科技”意识的专业人才。

比如西南财经大学从2020年开始给本科生开设“保险科技”课程,并给硕士研究生开设“数据分析与保险科技”课程,与此同时,其他高校也在小范围内开设相应课程。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保险科技”课程的根源,在于保险行业对保险科技领域专业人才的强大需求。

然而,直到2022年9月,纵观全球出版成果,保险科技课程还没有一本正式且规范的教材。基于此,我组织三位专家编写了《保险科技概率》这本教材,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从保险学基本原理开始阐释了保险科技的基本概念,并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等技术与保险经营管理相融合的维度讲解了保险科技的基础内容。至此,保险科技教学领域的一大空白得以填补。

为适应保险行业发展,保险科技教育领域还存在哪些短板?

在我看来,保险科技领域的教育是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支撑,经历过几年的探索,保险科技教育领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适应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学科基础还不牢固。保险科技本质上是保险还是科技,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定论。包括IAIS对保险的定义,也没有获得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院校在展开保险科技领域的教育时,选择的标准多依赖于任课教师对保险科技的了解,暂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学科基础。

二是跨学科思维还不到位。保险科技至少涉及到数学、哲学、计算机学科、生物学、理学等领域,但目前学界在开展保险科技教育时,通常是简单粗暴的把保险经营与管理和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本质上还是在讲保险的东西,只是套上了技术应用的外衣,并没有真正做到跨学科思维。

三是和行业联系还不紧密。保险科技教育目前依然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形,教育形式普遍还停留在书本上以及校园内,开展教育过程中和保险行业进行互动的场景较为少见。这就导致学习过保险科技相关课程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依然会感觉“学的没啥用”,无法做到在行业中学以致用。

四是教学资源还不丰富。当前,各大高校保险科技领域的课程设置一般依据教学小组成员对本领域的主观认识,课程名称设置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同时,保险科技领域专业教师较为缺乏,担任相关课程的老师多为保险专业或者计算机、精算专业,对保险科技的理解也较为浅显。另外,保险科技教育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场景化应用,比如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室、保险科技教学实训平台等,以契合保险行业对保险科技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但当前这些教学资源还较为匮乏。

五是关键领域还不明确。首先,保险科技领域教育关键基础是成体系的高水平教材,但当前只有一本通识教育性质的《保险科技概率》,还远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其次,保险科技涉及到多种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但真正能够主导乃至引领的关键技术尚未完全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依然是一股脑的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在保险中的应用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每一种场景都懂一些,但每一种技术具体的应用方式还不掌握。

在你看来,保险科技教育的未来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在我看来,保险科技教育未来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服务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专业的教育体系不同,保险科技教育侧重实务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至少要让学生熟练掌握Python等统计软件的用法,同时要熟练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技术逻辑、云计算搭建方法等场景,力求能够通过保险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助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和行业建立紧密联系,以科技在保险行业中实际应用为基准培养学生,要重视跨学科思维。当前,保险科技领域的教育并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侧重实务方向的培养,那么和行业共建将成为未来保险科技学生培养的重点方向,此处的行业包括保险行业和科技行业。此外,跨学科教育将成为主流方向。比如在金融科技领域,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用“2+2”的方式(即学生在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分别学习2年)共同培养金融科技专业学生,行业认可度以及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

三是重视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应用,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当成未来的重大方向。此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靡全球,在保险行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将ChatGPT作为最终解决方案。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致力于智能化、高效化、数字化等为特征的使用新范式,将成为未来技术进步的重点方向和重大领域。基于此,对保险科技领域的教育要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

四是加强教学以及理论研究,拓展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空间。困扰保险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引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情形,归根到底是保险市场各方在信息层面存在壁垒。而区块链技术是解决信任问题和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要技术,天然能够处理保险行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那么,保险科技的教育应当足够重视,从学科教育、理论研究、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中应用的重视程度,以更好的应对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顽疾。

五是牢牢树立风险意识,铸劳底线思维。技术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保险行业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泄露风险、隐私风险、数据风险等,并且能进一步导致企业的声誉风险和经营风险,甚至金融风险。这就要求在开展保险科技教育时,从理论和现实双重角度观察并分析科技应用带给保险行业的风险,重点培养学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进和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保险科技十年 | 西南财经大学完颜瑞云...
观想科技:公司收入依旧存在一定季节性...
股市赚了钱要怎么花?胡锡进:还没来得...
在这些美国大城市,仇恨犯罪越来越多——
2023东莞高中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他箍住毒贩,滚下10米高坡!起身后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