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 用绘画记录武汉战疫

绘本《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去年底出版,看着大红封面,内心非常感慨。本书以100画稿+文字的方式,分为临危受命、共渡难关、战疫曙光三个部分。

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华民族在时间的长河中,遭遇过各种危机,我们的先人用勇气和智慧,一次次化危为机。2020年的武汉战疫,对武汉人民、全国人民都是严峻的考验,但终究挺过来了。这一年的上半年,武汉战疫打响没多久,我就有强烈的冲动,一定要用一种方式记录这座城市历经的“震颤”。我决定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直观、艺术地再现。

2020年上半年,正值武汉战疫期间,我和家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2月中旬至4月初,大约50天时间里,我潜心创作武汉战疫主题画稿。创作图像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有感于单位疫情防控的感人故事,另外一方面对武汉战疫有关图片新闻进行艺术提炼。在此之前,我虽然围绕某一个特定的选题创作过不同系列的主题画稿,可是从如此宏观的维度展现一个重大事件还是首次,挑战不小。

创作中,我无意画一个个具体的人,而是着墨于武汉战疫中的不同群体。医务人员、人民子弟兵、警察、医院建设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厨师、教师、记者、居家的市民等,都是我描绘的对象。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以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都是凡的英雄。在作画手法上,以线条造型为主,融合素描、版画、中国画的多种技法;在作画风格上,去粗取精,省去繁缛的细节刻画,尽量做到人物的形神兼备。这些画稿中的多数人物形象,都戴着口罩,这也决定了武汉战疫100幅主题画稿的特殊和纪念

武汉战疫主题画稿的创作过程,是有故事的。当时家里没有专门的画纸,就用普通的打印纸替代;没有专业的画笔,就用普通的钢笔。作画的过程得心应手,几乎每一幅画都是一气呵成。若在常,这是我不敢想象的。

家里太小太挤,没有专门的桌子供我画画,女儿时做手工的矮圆桌,就成为创作的“战场”。夜晚,家人都熟睡了,我就摊开纸笔,坐在小板凳上,弯着腰,趴在小圆桌前一笔一笔地画。创作中,我经常忽略了时间的存在,不知不觉画到第二天凌晨。当我画完一张,打算站起来时,发现双腿麻木冰冷。

创作期间,我时常要到单位值班。有一次,两张画稿忘记放到抽屉里,晚上回来时,发现画稿被女儿涂得乱七八糟。我又气又恼,想好好教训一下她。可是看着女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那调皮的坏笑,我的心软了。女儿每天不能出门,已经让她受委屈了。在武汉战疫主题系列画稿中,我专门描绘了女儿懒洋洋坐在沙发上看图画书的样子,以及她身边的各种玩具。我还描绘了她在厨房里跟着奶奶学切菜的模样。她有两天叫嚷着到外面吃好的,我很是心疼,于是画了一张孩子睡觉梦见美食的场景。不仅是我的女儿,武汉多少孩子,不是这样呢?

每每画完几幅,我便在微信朋友圈“秀”一下,师友们纷纷点赞,也提了一些中肯的改进意见。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画,而是和很多人一起“画”。2020年4月8日,“封城”76天的武汉,终于“解封”。而此时,我的100幅战疫主题画稿全部完工。媒体纷纷进行报道,人民日报微博还配上题为《素描英雄,为时代立传》的短评:“100幅钢笔画,无法记录战疫全过程,但每一个瞬间都定格了英雄的不凡。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朴实无华,没有豪言壮语,但值得我们每个人感怀。素描英雄,为他们立传,就是为时代立传,就是弘扬时代精神。”

《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中20幅画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回想武汉战疫的那些天,我目睹了我们的城市,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抗击疫情,人们不畏困难、守望相助、患难与共,武汉和武汉人民,无愧“英雄”二字,封一座城,护一国人。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 用绘画记录武汉战疫
江山壮丽 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始末 红火中...
吕丽萍扛鼎新片红辣椒 定档3月8日国际...
国内规模最大 张家口崇礼华侨冰雪博物...
仙侠题材镜双城迎来大结局 仙侠题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