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的国际旅客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整个冬奥会旅程会无数次遇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年轻面庞挂着的微笑是他们关于中国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领诵,中央财经大学赵建铭的微笑已经被全国人民记住。这次在机场的冬奥会志愿服务岗位上,他和同学们的笑容也将被各国来宾记住。
冬奥会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对全体志愿者的特别感谢,让赵建铭和他的志愿者同伴们深受鼓舞。
赵建铭说,近期,大家越来越体会到做志愿服务的光荣和使命,“现在每天每个小组争着要上岗,大家也越来越热爱我们服务的场馆。”
从军营到冬奥会赛场,潘昊坤都坚持一个信念:若有战,召必回。
潘昊坤是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也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他有一份独特的经历,2018年从学校入伍,2020年退役后又返校求学。
他所在的志愿服务岗位是体育领域通行控制员,作为检查人员,要确保场馆没有无关人员打扰运动员比赛。在测试阶段他已经对负责的各个点位要求熟记于心,正式比赛中,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服务保障中,对每一个进入负责区域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耐心核查证件。
英语基础薄弱的他在前期准备阶段专门练习了口语,在学校会经常找志愿者同学一起进行情景演练。
一次,潘昊坤在运动员休息室附近值班,有位运动员不知道热身室怎么走,交流告知后,那位运动员拿出自己国家的徽章送给了他。“觉得那是对我工作特别大的肯定。”潘昊坤说。
北京大学生物统计学系2020级直博生曹梦奇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一名反兴奋剂领域专业志愿者。
他和其他57名反兴奋剂领域志愿者的任务是,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时陪护、检查站签到引导、检测前全流程陪同……
每天他和小伙伴们都得凌晨3点起床,4点出发,但开赛以来,无一人缺岗。
气候干燥和作息颠倒导致曹梦奇连续几天流鼻血,但对他来说,趣味大于辛苦,他们戏称自己是“村儿里最权威”和“村儿里最不受欢迎”的人。
“反兴奋剂领域志愿服务比较特殊,专业性比较强。”曹梦奇说,这个岗位的志愿者是所有岗位中开展岗前培训最多的之一,“在通知运动员采样检测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程序性错误,一旦检测出阳性,运动员可能会说是我们通知流程的问题而拒绝承认这个结果。”
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给志愿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们每天都互相加油,每个人都拿出100%严谨的态度。”
“如果要早上找运动员做检测,我们就得凌晨4点出发,5点到冬奥村,6点多开工,有的时候可能运动员前一天有比赛,还在休息,也会有一些抱怨。”曹梦奇说,这个时候,志愿者就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非常有礼貌地陪护他们去完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