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上海市高校渊雷杯师生楹联书法作品展在普陀区美术馆拉开序幕

农历新年就要来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俗,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为新年祈福。昨天是农历腊八,为践行大学美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市高校“渊雷杯”师生楹联书法作品展在普陀区美术馆拉开序幕。

何绍基、吴昌硕、启功在内的现代书法名家楹联作品30幅,让书法爱好者大饱眼福。与书法名家作品一道展出的,还有上海25所高校师生的113幅优秀楹联书法作品。古今作品“隔空对话”,在为观众呈上书法盛宴的同时,还提供把墨宝带回家的“福利”:知名书法家和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系的学生现场撰联、书联、送联、贴联,让观众把吉祥带回家。活动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专家赏联、专业人士导览,从楹联文本与书法艺术两个角度传递楹联之美。

师生佳作“同台”,共书“楹联三美”

自古以来,楹联以其巧妙的形式、精炼的文辞为大众喜闻乐见。在华东师大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看来,楹联有三美:一是诗意的美,二是书法美,三是情境美。“所以楹联是一个综合的美学,是中国的国宝,楹联的教育是一种生活美学的教育,也是一种大地山川无言的教化。”

经半年多筹备,此次展览共征得上海49所高校师生287件来稿,其中教师138件,学生149件。作者中,既有年百岁的老教师,也有大学新生。入选作品题材广泛,既有讴歌伟大时代、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也不乏体现文人志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佳作。作品书体丰富、风格多样,体现了“书联俱佳”的效果。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一位专家介绍,楹联作为汉文字学独有的题材,以骈文与律诗为源头,以字数相等、仄协调、对仗工整、言简意赅为特,形成了最为精炼的文学形式之一,历来为文人青睐。楹联常借助汉字书写来呈现,因此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楹联俗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这一传统文化形式。

为让更多市民直观感受楹联及传统文化之美,主办方特意设置了现代名家楹联特展。作品大部分来自于温州衍园美术馆珍藏,也有部分来自苏渊雷先生家属所藏,市民据此可一次“打卡”包括何绍基、左宗棠、吴昌硕等在内的30位名家之作。

定下“自撰自书”要求,培养懂传统文化的书画人才

本次师生作品展还有一大亮点在于,入选师生作品均为自撰自书的原创文本,不少作品“文质兼美”。之所以定下自撰自书的硬标准,源自对人才培养的深度思考。

“纵观历史,不少书法名家可谓书联俱佳。但反观当下,传统文化语境与新语境已经有了很深的隔阂,特别是对从事书法创作群体而言,传统文本创作匮乏已成不可回避的问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张索感慨,当下许多的楹联书法展览,很多作品仅停留在抄写层面,原创文本严重缺失。张索认为,作为培养人才的重镇,高校必须要扭转这一现象,“提升书法作品的文化品质,实现文本原创,楹联的自撰自书或可成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这个秋季学期,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组织了“每日一联”的打卡活动。两个多月里,研究生每日在微信群中进行原创楹联接龙。书法系教师俞丰告诉记者:“从练结果看,青年学生不仅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有相当高的学传统文化的热情,只是他们对诗词楹联的创作规范和学方法还缺少了解。”

张索介绍,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专业自创办以来,专门开设诗词题跋、楹联创作等课程。此外,学院定期邀请名家开展楹联文化讲座。“我们不仅希望能培养懂传统文化的人才,还希望他们可以再跨前一步,积极发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火种。”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楹联学会,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等共同组织,展览将持续至元宵节后。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上海市高校渊雷杯师生楹联书法作品展在...
大戏看北京明方向增动力 创作无界好戏...
b站最美的夜跨年晚会 带来宛如平行时空...
日历书走向精品化路线 多渠道的营销推...
电影跨过鸭绿江正在热映 刘之冰被邓华...
元旦档电影票房超过10.07亿 成为中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