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否定“东方早期人类文化落后于西方”论调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首次对外发布了稻城皮洛遗址重要考古发现成果。
在海拔3750米的青藏高原东麓、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皮洛遗址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相关团队发现了东亚最精美的阿舍利技术遗存,此处出土的手斧与薄刃斧等石制品,也是目前东亚地区考古发掘到的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包括手斧、手镐、薄刃斧、大型石刀等。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表示:“此次考古发现成果彻底解决了中国、东亚有没有真正阿舍利技术体系的争议,让‘莫维斯线’不攻自破。”
所谓“莫维斯线”是指上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人类学家哈拉姆·莫维斯提出的所谓旧大陆旧石器时代早期存在着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区。这两个文化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经过印度半岛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这一划分被称为“莫维斯线”,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被认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为主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缺少较为精细的石器及相关技术。
“‘东方早期人类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学术论调被彻底否定。”高星补充道。
根据此前的研究,亚洲东部包含阿舍利技术遗存的遗址星星点点分布在印巴次大陆和中国广西百色、广东郁南、湖南洞庭、湖北郧县与丹江口、陕西汉中与洛南、山西丁村等地区。皮洛遗址等含手斧的遗址填补了该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空白区和缺环,连接起印巴次大陆、中国南北方直至朝鲜半岛的阿舍利文化传播带,对于认识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交流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揭示早期人类征服青藏高原历史进程
皮洛遗址的空间位置同样重要。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在青藏高原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历史过程成了研究热点。
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规划指导下和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室主任郑喆轩在四川省甘孜州新发现24处海拔3000米以上的旧石器地点,采集手斧、砾石石器等百余件。
“在高原上发现近百万平方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非常不可思议。”郑喆轩说,自皮洛遗址发掘以来,考古队员已发现近万件石制品,其中7个文化层共出土6000余件石制品,地表采集3000余件,这说明远古人类在此的活动频率和强度非常高。
据考古发现,皮洛遗址完整保留、系统展示了“砾石石器组合—阿舍利技术体系—石片石器体系”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过程,首次建立了中国西南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不同石器组合说明其有可能为不同的人群创造,抑或是同一人群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所做出的技术适应,同时表明,在10余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此地有着长期、频繁的活动。”郑喆轩表示,在同一处发现3个人类文化阶段,这在世界上都非常罕见,3个发展阶段代表着文化的变化,能够清晰反映出人类征服高原的历史过程。